banner
wling

wling

bilibili

三個月使用 Brave 瀏覽器體驗:真的比 Edge 更出色嗎?

朋友推薦我三個月前嘗試使用 Brave 瀏覽器,當時我還不太確定這個小眾瀏覽器能帶來什麼。相比使用多年的 Edge,用到陌生的 Brave 居然給了我一種 “純淨版 Edge” 的感覺:介面簡潔、沒有那些多餘和討厭的廣告內容。作為一個看重網頁加載速度和隱私保護的用戶,我在日常瀏覽中逐漸習慣了 Brave 無廣告、無跟蹤器的體驗,這種讓你的瀏覽體驗直線上升的感覺真的很爽。

簡潔無廣告的瀏覽體驗#

Brave 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自帶廣告攔截和追蹤保護。剛開始使用時,我發現許多平時常逛的網站完全沒有彈出廣告或橫幅廣告了,頁面加載速度立刻提升不少。Brave 的 “Shields”(護盾)功能可以一鍵屏蔽第三方跟蹤器、Cookie 等隱私侵入內容,網頁只留下真正需要的文本、圖片和視頻,不被花裡胡哨的廣告打擾。與之相比,Edge 雖然也能通過擴展屏蔽廣告,但默認情況下還是會加載各種推薦內容和廣告。用 Brave 上網時,總感覺自己擁有了一塊乾淨的 “瀏覽護盾”,可以專注看內容,而不用擔心隱私洩露。

  • 隱私優先: Brave 默認屏蔽廣告和追蹤器,不用裝繁瑣的插件,不會上傳你的瀏覽數據,實現真正的無痕瀏覽。
  • 智能加速: 沒有廣告,網頁資源消耗更低,加載速度普遍比使用其他瀏覽器快。
  • 一鍵清爽: 介面極簡,只保留必要的功能和設置,關閉標籤頁就是整潔回歸,讓人心情愉悦。

Brave 的首頁

隱私保護:讓瀏覽更安心#

Brave 一直宣稱 “以用戶為先”,在隱私保護方面確實下了功夫。瀏覽器內置了防指紋識別、防跟蹤、HTTPS 強制升級等功能,這些功能在 Edge 或 Chrome 等主流瀏覽器中需要下載安裝多個插件才能實現。在 Brave,我可以直接開啟這些選項,讓瀏覽變得像是匿名狀態:每個網站看到的你都像普通用戶,沒有額外的痕跡留下。對於經常處理敏感信息或不想讓網站記錄自己行為的朋友來說,這種默默守護隱私的體驗真的很棒。就我使用來看,Brave 在隱私保護方面的表現非常出色。值得一提的是,Brave 還提供了內置的 “私人標籤頁”(使用 Tor 網絡),可以更進一步隱藏你的網絡活動,雖然普通網購和新聞閱讀也就是用不到這麼高級的功能,但它作為額外選項更顯誠意。

性能與兼容:Chrome 用戶的春天#

Brave 是基於 Chromium 開源項目開發的,這對習慣 Chrome 或 Edge 的用戶來說是福音。我日常用的所有網站和應用,都在 Brave 中完美運行,沒有兼容性問題。更妙的是,Chrome 網上應用店中的擴展幾乎都可以直接安裝到 Brave,讓我不用擔心插件的可用性。Brave 介面和 Chrome、Edge 很相似,上手容易,很快就能流暢使用各種設置功能。就性能而言,去掉了廣告和跟蹤後,Brave 的頁面加載速度很快,而且佔用內存也不像我之前想象中那麼高。有時候切換回 Edge,我反倒覺得 Brave 的優化更適合日常使用,給人的感覺就是 “這才是真正的純淨瀏覽器”。

開源與社區:透明值得信賴#

Brave 完全開源,這一點讓我很放心。和那些閉源、可能有背景隱私顧慮的軟件不同,Brave 的源代碼可以被任何人審閱和貢獻,具有更高的透明度。項目背後的 Brave Software 公開透明,在用戶群體中也算是比較有好感度的團隊。此外,Brave 還通過一種創新的模式 ——Brave Rewards,用區塊鏈技術讓用戶可以選擇性地觀看廣告,並獲得代幣獎勵,這雖然是可選功能,但也體現了 Brave 的開創精神。當然,如果我不想參與,我完全可以關閉獎勵系統,繼續享受純淨的瀏覽環境。 Brave 社區也很活躍,用戶會分享各種高級設置經驗。例如,很多網友推薦配合使用 Brave 自家的搜索引擎(Brave Search),這也是一個去廣告、去跟蹤的搜索方案,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總的來說,基於 Chromium 開發讓 Brave 擁有了兼容性優勢,而開源理念則賦予了它信任度和用戶參與度,二者結合在一起讓人感覺 Brave 非常值得信賴。

體驗對比:Brave vs Edge#

可以說,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Brave 在許多方面都比 Edge 更好。在真正 “上手” 比較後,我發現 Brave 確實勝在了 “純淨” 和 “隱私” 上。Edge 做得好的地方是與 Windows、Microsoft 等生態整合緊密,但在阻止廣告、追蹤和降低資源消耗上就沒有 Brave 來得優秀。有一次,用 Edge 我實在受不了跟蹤器的卡頓,側邊欄或者 Windows 的消息中心突然彈出若干推薦內容和廣告,我又懶得一個一個去關閉,這讓我感到很煩;換到 Brave,這樣的問題就完全消失了。

當然,這也不是說 Brave 完全沒有缺點:比如 Brave 的內置積分廣告內容對一些人來說就是困擾(雖然可以在設置裡關閉),而我的個別擴展偶爾也會出現兼容性小小小問題,而且沒有像 Edge 一樣的截屏全頁的功能,要去 dev tools 才行。不過整體使用感受還是很讓人滿意。我欣賞 Brave 簡潔的設計哲學和對隱私的尊重,也覺得這是對抗 “Big Tech” 過度監控的一種有趣嘗試。因此,對我來說,Brave 已經超出了僅僅是個 “Edge 替代品” 的範疇,而是值得長期使用和推薦的瀏覽器。

悄悄話#

三個月的使用體驗讓我對 Brave 保持著持續的好感,它實現了我對瀏覽器的簡單願望:打開網頁就只看內容,不看廣告,它甚至擁有 Edge 一樣的垂直標籤功能,讓我的標籤體驗” 無縫轉場 “。雖然 Edge 也不錯啦,但 Brave 還是給了我一種更加專注、更受尊重的感覺。換句話說,Brave 就像是一個 “專注於隱私保護和速度的新版 Edge”。如果你正和我一樣,討厭廣告、珍惜隱私,或是想試試不一樣的瀏覽方式,那麼不妨下載 Brave 試用看看。也許你會像我一樣發現,它比想象中更好、確實值得一試。

用 brave 還有個好處,就是不會被 360 劫持首頁

此文由 Mix Space 同步更新至 xLog 原始鏈接為 https://ling.crashvibe.cn/posts/tool/three-months-using-brave-browser-experience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