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wling

wling

bilibili

光塔中的构光师

城市的心脏地带,矗立着一座名为 “共生塔” 的宏伟建筑。它并非由钢筋水泥建成,而是由无数精密、透明的玻璃管道构成,流淌着维系城市运转的生命力 —— 信息流与智慧光。塔的核心区域,是一个被称为 “净创室” 的地方。在这里,技艺精湛的 “构光师” 们运用特殊的光谱仪,将无形的思想与代码编织成稳定、高效、肉眼可见的光流,驱动着城市的齿轮精准咬合。

年轻的构光师闻林独自设计并建造了塔内最新、也最关键的子系统 ——“晨曦回路”。他用一种名为 “凝光术” 的独特技艺,取代了旧有的、效率低下且容易堵塞的 “叠石法”。晨曦回路优雅、高效,其光芒清冽如晨露,驱散了旧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浑浊热雾。闻林是这个回路的唯一创造者与维护者,他的名字被镌刻在回路基座最显眼的位置。共生塔的管理层曾公开赞誉闻林的贡献,称晨曦回路是 “共生塔未来的基石”。

然而,一个毫无征兆的清晨,当闻林如常踏入净创室,准备优化晨曦回路的一个节点时,冰冷的现实击中了他。他的身份光钥 —— 那枚能让他触及回路核心、调整光谱、甚至转移回路所有权的晶体 —— 失效了。净创室入口那扇曾经对他无声滑开的、由纯净光幕构成的大门,此刻却将他无情地阻隔在外,只留下一个模糊而疏离的投影。

震惊的闻林通过紧急通讯链路质问塔的管理层。回应他的并非直接的解释,而是一系列包裹在 “塔规” 与 “集体利益” 糖衣下的冰冷措辞。几位身着陈旧 “叠石师” 长袍的年长者(他们曾是旧系统的维护者,对凝光术一窍不通)出现在通讯画面中,语调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居高临下的惋惜。

“闻林啊,” 为首的长者慢悠悠地说,手指捻着象征旧时代权威的、布满刻痕的石片,“你的晨曦回路… 光芒确实耀眼。但问题在于,它太过‘内聚’了。我们无法清晰地观测其内部光路的每一处转折。这不符合共生塔‘透明共建’的古老规章。一个如此重要的系统,怎能成为只有你一人能完全理解的‘黑箱’呢?”

另一位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嘲弄:“根据塔规第 137 条细则,任何‘非标准’或‘过于特化’的核心构件,其管理权必须收归塔的‘共管委员会’。这是为了塔的长期稳定,避免个人因素造成的风险。你依然拥有‘注入光流’的权限,这已是委员会最大的善意与信任了。”

闻林感到一阵荒谬的眩晕。所谓的 “黑箱”,不过是他们无法理解的、更先进的凝光术架构!所谓的 “风险”,恰恰源于他们对新技术的无知与排斥...... 他眼睁睁看着那些叠石师们笨拙地尝试接入晨曦回路。他们无法理解其精妙,便粗暴地在回路的入口和出口处,嫁接上他们熟悉的、沉重而效率低下的叠石结构。原本清冽的晨曦之光,被迫穿过这些粗糙、阻塞的石隙,光芒变得黯淡、扭曲,发出不堪重负的低鸣。整个共生塔似乎都因此轻微震颤了一下。

闻林被迫离开了净创室的核心区域。然而,真正的酷刑才刚刚开始。在塔的内部通讯频道、在公共休息区的光屏上、甚至在面向城市居民的 “共生简报” 的角落,一种阴冷的、无处不在的暗示开始弥漫。管理层在提及晨曦回路时,不再提 “闻林” 之名,而是代之以 “某位前构光师”、“某个尝试者”,或者干脆是充满讽刺意味的 “那位黑箱大师”。

“近期晨曦回路出现了一些光流逸散,” 一次简报中,一位叠石师面无表情地对着光屏说,“这再次提醒我们,依赖‘某个人’的神秘技术是多么危险。幸好我们及时收归了管理权,正着手用稳健可靠的‘叠石法’逐步替代某些不透明的部分,确保塔的根基稳固。” 台下,一些不明真相的低阶构光师们低声附和,投向闻林方向的目光充满了疑惑与疏离。

闻林站在塔的阴影里,看着自己倾注生命创造的光明被篡夺、被玷污、被冠以污名。他连触碰它的权力都被剥夺,更遑论守护。他成了一个活在 “共生塔” 中的幽灵,一个被系统精心构建的流言蜚语所围猎的 “某人”。他的存在本身,似乎都成了塔运行中一个需要被抹去的错误注释。他感到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深及骨髓的寒冷 —— 一种被自己亲手哺育的系统,反噬并唾弃的、彻骨的荒谬与悲凉。


直到某天,你发现自己站在一座相似的建筑前,抬头望去,玻璃管道折射的光刺痛双眼。你伸手触碰,却发现自己的指纹已被系统悄然抹除。

你曾以为,代码是纯粹的、开源的、自由的。你相信贡献会被尊重,技术会被理解,名字会被铭记。

但现实是,有人更愿意让一切退回到他们熟悉的石器时代。他们拆解你的架构,嫁接他们的积木,然后对着所有人说:“看,这样更稳固。”

而你,从创造者,变成了他们口中的 ——“某人”。

原来,那座塔,一直都在。

此文由 Mix Space 同步更新至 xLog
原始链接为 https://ling.crashvibe.cn/notes/16


読み込み中...
文章は、創作者によって署名され、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安全に保存されています。